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社科在线  >  宋韵文化

宋代经济生产的基本特征

2024-03-22 13:49:52 来源: 社科在线

  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经济开始向现代经济转变,商品经济非常活跃,经济活动的开放程度和专业分工程度越来越高,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货币经济、海外贸易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此开创了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是生产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是自魏晋南北朝开启的中国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的历程,在宋代得以完成。宋代繁荣的商品经济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也是当代民营经济崛起的历史根源。宋代富于创新的改革精神也成为当代改革开放的历史动力。

  (一)商品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商品经济有了重大的飞跃,主要表现在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与市镇的勃兴,商品交易规模空前,而且商品经济发展能够影响到政治的发展与国家的统一。

  在宋代之前,城市主要具备政治、军事的功能,经济功能相对较弱,城市以消费性的商品交易为主。但是宋代有一大批城市的经济功能变得多样化,不仅有消费性商品交易,还成为手工业制造中心。商品交易也不限于日常生活消费品,诸如文化娱乐等服务业也很发达,还有大量海外商品的交易,推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经营时间也有所延长。城市化的发展,还带动了市镇的勃兴,使城市通过市镇而与农村的联系更加紧密,商业气息弥漫于城市之外。宋代各个阶层的人民,从豪门势家到官吏士人、和尚道士与普通平民,也包括人数最多的农民,都卷入商业化的进程之中。农民在农闲时期,为了偿还各种负债,不得不从事各种商业化的经营。人们为了赚取一点点的利润,以满足生活需求,日夜奔走,所谓负贩佣工比比皆是。正是这种商业化的发展,催生了宋代城市的繁华。

  随着城市的繁荣与市镇的兴起,市场交易规模日益盛大。宋代城市客商云集,交易量相当可观。北宋东京的相国寺庙会盛况空前,每月有五次定期的交易会。据南宋王栐《燕翼贻谋录》所载,庙会期间,大相国寺的“中庭两庑”就“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临安的市场更加繁华,除了国内客商,还有海外商贾也云集于此。临安城内那些经营存放商人货物的邸店,在沿河湖的水岸建造榻房数十所,房屋达数千间,专门租赁给各色商人寄存货物,还雇佣人力在夜间巡警。这样的榻房许多商贸城市也有,但是以临安的规模最大。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其他州郡,如荆南沙市、太平州黄池皆客商所聚,虽云浩繁,亦恐无此等稳当房屋矣。”

  宋朝与辽、西夏、金在边界地区都设立榷场,进行贸易,元灭南宋之前也有榷场贸易。中原与江南地区向北方输送的主要是农产品、手工业制品、书籍与海外香料,而北方输往南方的商品主要是马匹、皮货、药材、珠玉、青白盐等,交易数额也相当可观。西夏的贸易以与宋朝的贸易为主,而且西夏还把宋朝的茶叶、丝绸、瓷器贩运到西域,又把西域货物贩运到宋朝。榷场由国家设置,因此受政治与战争的影响较大,但是在国家禁止贸易的时候,宋朝与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民间走私贸易却无法禁止。南北的民间贸易还推动了元代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可见商品经济的发展能够反过来影响政治的发展与国家的统一。

  (二)开放的环境推动生产要素的流动与海外贸易的发展

  宋代商品经济的活跃,前提是有一个开放的环境,包括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自由买卖,以及商品的自由交易。唐代中期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唐朝政府实施“两税法”,主要针对土地征税,而放松了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唐代中期之前,农民与地主之间是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农民租种地主土地,不能随意迁徙,被称为“部曲”。但是“两税法”施行之后,农民成为佃户,可以自由迁徙。宋代租佃制更加普及,而且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佃户如果缴纳田租之后,不再租佃地主的土地,地主不得阻挠其流动,农民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当然,宋代还存在人身依附性较强的佃仆制度。尽管如此,仆人与主人之间也是雇佣关系,而且在农业生产中佃仆所占比例较低。

  宋代实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不像之前限制土地的交易,或实行土地分配政策,即所谓的“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国家虽然还拥有部分国有土地,但是很多国有土地民田化,国有土地所占比例越来越低。国家对民间土地买卖不仅不干涉,而且还对土地买卖通过征收契税予以保护。所以宋代土地买卖非常频繁,以致有“千年田换八百主”的民谚。

  宋代也是对外开放的时代,宋朝政府一向支持鼓励开展海外贸易,因此海外贸易空前繁荣。宋太宗时就曾派遣使者前往海南诸国,招徕贸易。南宋虽只有半壁江山,但是海外贸易发达,外贸的税收收入成为财政的重要补充。宋代对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分布广泛,除了东亚的日本、朝鲜,还有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并远及非洲。宋代进出口货物的种类、数量也比前代大大增加,对外贸易的港口也不断增加。泉州是宋代最大的海港,也是当时世界著名的海上贸易中心。泉州城内有大量外商,主要是阿拉伯人侨居。广州城内也有大量外国客商定居,还设有“番市”供外商交易、“番坊”供外商居住,更有“番学”提供给外商子弟就学。

  (三)产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加速提高

  人类社会自从进入农业时代之后,产业分工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不过在农业社会中,产业分工是比较缓慢的,因此专业化程度较低。但是宋代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就是产业分工明显加快,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在农业领域,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种植的专业分工越来越明显。农业除了粮食生产之外,更多的经济作物普及起来。西瓜、棉花、甘蔗等都在宋代形成了专门性的种植。此外,药材、蔬菜也成为商品化的种植物。花卉种植也是新兴的专业化种植业,南宋杭州马塍花农的养花技术冠绝天下。宋代江西九江等地还出现了人工培育鱼苗,因此养鱼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代有些山区,如两浙的严州山区较多,主要种植漆树和养蚕,粮食要依靠邻近地区婺州或太湖流域,由此出现了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种植的地区分工。

  手工业和商业的分工也有很大的发展,部分地区因集中生产某种产品而发展为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生产贸易中心。北宋刘敞《公是集》载婺州丝织业非常发达,“民以织作为生,号称衣被天下”。宋代工商业门类众多,分工极为细致。《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二熙宁八年四月癸未条载,汴京至少有160多行。

  宋代经济产业分工的迅速发展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是生产技术的改进。宋代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技术与生产工具的结果。唐代发明的曲辕犁为宋代所沿袭,但是在此基础上又有重要的改进,就是在耕犁上加装了犁刀。因为这种犁刀是钢刃熟铁装置,大大提高了耕田的效率,而且宋代比唐代的牛耕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宋代的手工业技术进步最为显著,冶炼业无论产量或是生产技术都远高于唐代的水平。胆水浸铜术的推广,大约是在哲宗绍圣初年(1094)至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胆铜课额即达100余万斤,至北宋末年乃至187万斤。铜产量的提高很大程度缘于炼铜技术的改进。另外,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使用,也极大地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第二是商业化带动产业的专业化发展。宋代与之前的朝代有所不同,商业贸易空前活跃,商业的繁荣带动产业的专业化发展,尤其海外贸易的巨大增长推动了一些产业的兴起。如陶瓷在宋代之前出口有限,晚唐和五代外销才流行起来。宋代是瓷器外销最为兴盛的时期,也是我国瓷器专业化生产的最高峰。宋代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还有各具特色的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婺窑、建窑等窑系。各大窑系的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而且基本都有外销的产品,甚至还有专门生产外销瓷器的作坊。

  作者: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王一胜  (原载《宋韵文化简读》,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

编辑:肖依依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