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社科在线  >  浙里浙学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及其当代意义

2024-04-02 18:24:52 来源: 社科在线

  所谓阳明学,实质上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明德亲民”为政治应用的良知心学。在此,我们不拟全面论述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而着重论述其“知行合一”的知行观。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

  王阳明首先是在龙场与时任贵州提学副使的席书讨论朱、陆异同时针对朱陆的“知先行后”说提出其“知行合一”说的。

  王阳明论其“知行合一”说曰: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故曰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尝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

  概括地说,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有五个要点:第一,“知行”说的本体是“吾心之良知”,这个“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这就是“致良知”。“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就是“格物”了。这个“致知”“格物”的过程,也就是“合心与理而为一”的过程。在这里,王阳明做了两个重要的概念转换。即将他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良知转换为天理,又将“良知即天理”的命题合并到陆九渊“心即理”的命题,实际上消解了陆九渊的“心即理”命题,而突出了王阳明的“致知在格物”的命题。第三,“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不可看作两件事。第四,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五,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显然,王阳明所谓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因此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本质上是集道德、伦理、政治于一体的道德人文哲学。

  那么,王阳明知行观的理论重点是什么?有必要作深入探讨。

  我认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重点是在“行”字上。理由有三:

  首先,“知行合一”说的提出,是王阳明贬谪龙场期间,继龙场悟道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之后,针对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请问“朱陆异同”时而提出的观念。王阳明从本体意义论知行关系,认为求之吾性,本体自明。而朱陆的“知先行后”说,是分知行为二事,割裂了知行关系。这说明王阳明强调的是知行一体,不能割裂为二,也不能分别先后。

  其次,当门人徐爱以“孝弟”为例质疑“知行合一”之说,认为“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时,王阳明答复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这说明王阳明认定真正的“知”是必定要落实在“行”的。

  再次,王阳明在平定南赣匪患时,在致弟子的书函中提出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命题,强调“除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所谓“心中贼”,指的是朝中官员普遍存在的道德堕落与作风腐败,“知行合一”这个命题针对的正是朝中官员说一套做一套、知行脱节的腐败风气,而发出了希望为官者扫荡“心腹之寇”以收“治平”之效的呼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重点是放在“行”上。对此,作为阳明后学的黄宗羲心领神会。黄氏在其《明儒学案·姚江学案序》中指出,阳明先生“以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如博学、审问、愼思、明辨皆是行也,笃行也者,行此数者不已是也。先生致之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之非”。这是深得阳明良知心学精髓的精辟之论,也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重在行”思想的最好注脚。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当代意义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现实意义,主要可从以下三点去看:

  第一,有助于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社会治理模式,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义利观与政绩观。现在,政界与企业界有一种唯利是图的功利主义倾向。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一味追求高速发展,以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准,而不顾环境的保护与生态的平衡,结果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危害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生存条件。我认为,在生产力很落后的情况下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绝对正确的,然而在今天当中国进入了和平崛起、全面小康新阶段,就应该强调“适度的可持续性发展才是硬道理”了。政府要更重视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多提倡一点“含文量”,而不是含金量;提倡有节制的适

  度发展,提倡“多元和谐”发展观。所谓生态文明,不要仅仅理解为自然生态的平衡,更重要的是人文生态(道德境界、文明素质、政府治理模式)的改善。我们要大声疾呼当政者:“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义利观与核心价值观;要大声疾呼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好恶为好恶,不但要舒解民困,而且要疏导民愤。现在某些地方政府强行推动城市化,搞什么“三改一拆”,把一些关系到农民生计的乡镇企业不分青红皂白地作为“违章建筑”拆掉了,与此同时也就夺走了许多农民的赖以维持

  生计的生产资料与生活依靠,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城市化”,与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共产风、一平二调风颇有相似之处,应该引起警惕。我们的官员要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学一点王阳明的明德、亲民、致良知精神。

  第二,有助于反腐倡廉,诚信施政。在当下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以提升干部队伍的道德人文素质。只有遏制了贪腐之风,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才能取信于民,实现长治久安。

  第三,提倡“知行合一”,促进“人文化成”。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将重点放在“行”上。黄宗羲解释说“致字即是行字”。按这样解说,“致良知”就成了“行良知”,即良知的实践了。它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知行脱节、言行不一。习近平总书记说说:“王阳明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号召我们学习、敬重王阳明。这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国策,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精神动力,也有力说明了王阳明的思想学说在新时代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能够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造福于人类的未来。这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知行”观的当代价值之所在,也正代表了浙学“知行观”精华之所在。

  作者: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吴光  (原载《浙学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

编辑:肖依依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