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社科在线  >  浙里浙学

钱镠“保境安民”的施政理念

2024-06-17 18:54:47 来源: 社科在线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战乱频仍。十国之一的吴越国定都杭州,由钱镠于907年所建;历三代五王,至978年钱俶“纳土归宋”,立国72年。钱镠采取“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国策,他修建杭城、筑捍海塘、疏浚西湖、兴修水利、发展农桑、收抚流民、奖励开荒等,保存和发展了两浙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为太湖流域成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及杭州、苏州成为“人间天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他称得上是一位贤明且很有才能的君主。

  钱镠在治理吴越国期间,实践“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施政理念,其“遗训”(“武肃十训”)有云:“吴越境内绸绵,皆余教人广种桑麻。斗米十人,亦余教人开辟荒田。凡此一丝一粒,皆民人汗积辛勤,才得岁岁丰盈。汝等莫爱财无厌征收,毋图安乐逸豫,毋恃势力而作威。毋得罪于群臣百姓”,“余理政钱唐,五十余年如一日,孜孜兀兀,视万姓三军并是一家之体”,“要尔等心存忠孝,爱兵恤民”,“圣人云‘顺天者存’,又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

  与此同时,他谆谆地告诫钱氏子孙要恪守臣节,“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主,宜速归附”。这种维护大一统的中华版图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最后一任吴越王钱俶,审时度势,遵循祖宗遗训,念天下苍生安危,为保一方生民,采取“重民轻土”之善举,于978年纳土归宋,成就了一段顾全大局、中华一统的历史佳话。至今,杭州碑林中仍保存着苏轼撰书的《表忠观碑》,以歌颂吴越王“重民轻土”“纳土归宋”的历史功绩:“天下大乱,豪杰蜂起。方是时,以数州之地,盗名字者,不可胜数。既覆其族,延及于无辜之民,罔有孓遗。而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然终不失臣节,贡献相望于道。是以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至于今不废,其有德于斯民甚厚。”

  吴越国时期的罗隐(833—909)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其试图调和儒道两家而著《两同书》,但其实质上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儒家思想的捍卫者,并创作有不少反映民众疾苦、关注民生、关切现实政治的诗歌。限于篇幅,兹不赘述。

  作者: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张宏敏  (原载《浙学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

编辑:肖依依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