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社科在线  >  宋韵文化

宋代文学的当代价值

2024-07-05 19:31:47 来源: 社科在线

  (一)平淡、简约、内敛等审美旨趣影响至今

  宋代在政治形势和思想文化上与唐代大不相同,宋王朝采取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文人治国、宦学一体的政治模式使宋代的社会风气普遍内敛含蓄。宋代士大夫一般生活优裕,更注重个人内心的修养。宋人的个性与唐人相比,更为内敛淡泊、睿智沉稳。在“三教”合流、由外转内等思想因素的影响下,宋人也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时代的审美标准和价值体系,开始了由外在的直观型向内在的品味型转变。体现在文学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平淡朴素的宋诗。缪钺分析道:“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宋诗受宋代理学之影响,气质劲简意长,富于哲理。

  宋代文学的美学倾向可概括为“灿烂之极归于平淡”,简约而不简单,隽永悠远,甚至是宋代风雅的代名词。“平淡”成为宋诗的美学准则,并蔓延渗透到社会审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影响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日益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抛弃繁复,回归自然和实用成为人们追求的主题,这样的审美情趣很大程度上可以从宋代的文学和艺术中找到源头。

  (二)忧患意识和爱国主题为后世提供精神滋养

  宋代国势不及汉唐,尤其是南宋,更是偏安江南。从北宋开国到南宋灭亡,宋王朝始终处于强敌的威胁之下。面对内忧外患,宋代文人很少用文学来歌功颂德,而是饱含着深沉的忧患意识,正如范仲淹所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早在北宋初,就出现了王禹偁《对雪》之类忧念民生的诗作。

  宋代的民族矛盾空前激烈,三百年间外患不断,尤其是北宋末年以后,面对山河破碎的现实形势,大批爱国文人不得不歌吟以抒愤。以爱国为主题的佳作层出不穷,如苏舜钦《庆州败》、王安石《阴山画虎图》、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即使在以婉约风格占主体地位的词坛上,也出现了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和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样的雄豪之音,就连以婉约为主要词风的姜夔、吴文英,以及崇尚隐逸的“永嘉四灵”,也都书写过不少忧国爱国的篇章。而陆游和辛弃疾的振臂高呼,则将爱国主题弘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宋代文学注入了非常动人的英雄主义和阳刚之气。陆游《感兴》中“少小遇丧乱,妄意忧元元”的叹息,《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殷敦嘱,教育和鼓舞了后代无数读者。辛弃疾登上北固楼时“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感慨;贺铸“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的呼喊;张元幹面对山河残破的现实,发出“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的无奈叹息,引起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危难之时的心灵共振。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当时山河破碎的社会现实和人民渴望统一的家国情怀,而且用文字维护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尊严。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也是最自然、最深厚的崇高之美。宋人这些抒发深沉爱国情怀的诗句,深刻塑造着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每当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人们总会从陆诗、辛词中,从岳飞《满江红》和文天祥《正气歌》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崇高的积极的力量,正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三)宋代文人为后世知识分子提供了理想的生命范式

  前代文人的人生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仕、隐二途,这两者一般是不可兼容的。宋代文人既体现出传统儒学所倡导的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着参政的热情,在积极参政的同时,又追求个体生命欲望的满足,仍然能够保持比较宁静的心态,追求日常生活的雅致,具有平民化和世俗化的一面。

  宋代文人在知识结构上是政治、文章、经术三位一体的,无论是理学还是经术之学,都体现出经世致用的特征。复合型的文学主体,也就决定了其在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两个不同场域里的不同特点。宋代文人在宦海风波中见心见性,失意不失志,是个性主体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个体主体追求生命欲望的满足。他们用诗文表现政治的、社会的严肃内容,同时又能用词来表现政治生活之外的幽约婉转情愫;丰富的创作实践也使得他们对文体的功能有了比较明确的体认,即诗文用来述志,词则用来怡情。比如欧阳修的艳词,写得缠绵绮丽,很少受到“文以载道”思想的约束,与他的诗文如出二手。这种巨大的风格反差,看似相互矛盾又相互配合,正体现了宋代文人在雅俗之间不断游走的个体性格和创作真实。宋代文人实现了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完美整合,把封建社会中士人两种主要处世态度结合起来——处于人生顺境,既积极用世,又怡养性情;处于人生逆境,既坚持操守,又全身养性,为后世知识分子提供了理想的生命范式。

  (四)宋代文学与浙江

  两宋时期的浙江是人文荟萃之地,文化名人辈出。宋代浙江活跃着数以千计的精英人物,宋代浙籍文人著述丰富,传播活跃,儒者辈出。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是我省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注入强大文化力量的重要一环。

  第一,加强对宋代浙籍文学家的研究和推广,夯实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研究基础。开展宋代文献典籍整理与研究、宋室南迁与江南地区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两宋文化遗存调查与研究、宋韵审美的现代转化研究,加强对永嘉学派、“永嘉四灵”等宋代著名的思想群体和文学群体的研究,凸显浙江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贡献和当今地位,助力“宋韵文化”这张浙江文化金名片走向世界。

  第二,注重顶层设计,平衡目前宋代文学和文化研究中重研究而轻推广的现象,请“大家”写“小书”。目前流行的宋代文史通俗读物很多出于非专业人士之手,甚至一些媒体宣传宋韵文化也经常传播一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知识。应从规划上推动宋代研究领域的专家来书写通俗读物,编辑出版“宋韵文化小丛书”(或类似名称),分系列出版。

  第三,充分认识宋代文学的多元特征,将文学置于宋代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大背景中考察,进一步彰显浙江地域文化“人杰地灵”“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将文人和作品与现存实物载体样本相结合,如苏东坡与杭州、陆游与绍兴,等等。宋代文学和宋代文人都体现着多元性的特征。宋代的士大夫文化是精英文化,具有“庙堂”性质;而同时宋代的市井文化也不容忽视,宋代俗文学的发达,如宋词和话本的兴盛,就与市井文化大有关系。宋代文人亦拥有多种人生角色、多重知识结构和多元的文学创作。市井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城市经济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宋代文人如梅尧臣、苏轼等人提出的文学创作“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就是正视、关注市井文化的结果。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也应尊重市场规律,关注新的文化业态的形成,将辉煌的宋代文学与今天的社会发展相联系,进一步打开理论到实践、传统到现代、文化到化人的通道,促进并满足文旅事业的发展需求,以开放的包容的姿态,找准抓实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讲好浙江故事乃至中国故事。

  作者: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宋雪玲  (原载《宋韵文化简读》,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

编辑:肖依依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