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地处杭州湾以东莲花洋上,由普陀山岛、洛迦山岛、朱家尖岛东部三部分组成,总面积41.85平方千米,其中普陀山岛面积12.51平方千米,以兼山海之胜的独特风貌享有“南海圣境”美誉。唐、宋、元、明、清有近20位帝王为求国泰民安,屡遣重臣来山朝拜观音,赐帑赐金,振兴佛土,五朝恩赐,千年尊崇。是全国唯一以佛教名山为特色的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ISO 14000国家示范区,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早在二千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之宝地,相传秦安期生、汉梅福、三国葛玄曾来此炼丹、修道,至今山上留有“炼丹洞”“仙人井”等遗迹。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曾飘至普陀山,留下观音像。观音文化形成,“不肯去观音院”是普陀山最早寺院。宋元丰三年(1080年),赐额“宝陀观音寺”。元元统二年(1334年),普陀山建造多宝塔。至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相继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寺(初称慧济庵)。全山形成三大寺、88个禅院、128个茅蓬、数千僧众的规模。“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逢僧”,史称“震旦第一佛国”。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明清以后,虽几经战祸,寺庙屡遭兵燹,佛山几度兴废,寺迁僧徙,几成荒岛。但是,神奇的大自然赋予普陀山的奇异神采和诱人魅力,始终深深吸引着佛门信徒和文人墨客,他们甘冒禁违,登山筑庐结茅,或礼佛布道,或观海赏景,使名山几度在荒废中复兴。1997年,总高33米的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竣工。2020年11月14日,舟山观音圣坛(位于朱家尖岛)开园。
历史上,普陀山名几经更变。春秋越王勾践时(前497—465年)与舟山等岛统称甬东。传西汉成帝时(前32—前7年),南昌尉梅福来山隐居,采药炼丹,自此称梅岑山。宋时称宝陀山。宋宝庆《昌国县志》载:“梅岑山观音宝陀寺在县东海中,梁贞明二年建,因山为名。”宋张邦基《墨庄漫录》云:“宝陀山,去昌国两潮,山不甚高峻。”元称补陀落迦山。宋至明代有以梵语“补怛洛迦”意译称白华山。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钦赐宝陀观音寺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山以寺名,此为普陀山名之始。因其东南海中有洛迦山,又有普陀洛迦之称谓。昔时历代帝王多建都北方,其南之东海称作南海,故元、明时期也称南海普陀。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自古被誉为“人间第一清净地”。山上金沙、奇石、洞壑、潮音、幻景浑然一体,形成山海兼胜、水天一色的独特景观。景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潮涨潮落,岛上常年空气清新,质量优级世所罕见,富含负氧离子。森林覆盖率达80%,古树名木繁多,香花异草遍野,尤以普陀鹅耳枥为世界独存,属珍稀濒危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山上有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30多种。前人曾有“普陀十二景”“普陀十景”“普陀十六景”之说。最早载于志书者,是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屠隆诗咏之普陀十二景:梅湾春晓,茶山夙雾,古洞潮音,龟潭寒碧,天门清梵,磐陀晓日,千步金沙,莲洋午渡,香炉翠霭,钵盂鸿灏,洛迦灯火,静室茶烟。清代裘琏所编山志亦有十二景:短姑圣迹,佛选名山,两洞潮声,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朝阳涌日,磐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熙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与前十二景对照,除千步金沙相同外,法华灵洞与天门清梵(天门即东天门,在法华洞上)、两洞潮声与古洞潮音(均指潮音洞和梵音洞)两景观大同小异,其余九景均为新说。之后,裘琏于十二景处又添贡艘浮云、香船蔽日、廛客环春、戒徒拥雪四景,成十六景。许琰《山志》则以为后增四景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后人一直以“十二景说”流传至今。随着时间推移和人文景观的新建、重修,普陀景色更加迷人。如今,旧有景点面貌一新,新辟景点风采更神。
以“海天佛国”名扬四海的普陀胜景,为历代名人学士所青睐。宋陆游,元赵孟頫,明董其昌等历代名士,都先后登山游历。唐代王勃赞誉普陀是“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宝陀随意金鳌载,云现兜罗银世界”。宋代王安石赞“补洛迦山传得种,阎浮檀水染成花”,明代文征明赞美普陀“想见鱼慈无限好,怪来诗画不胜情”。1915年,学者蒋维乔在《普陀山》摄影画册弁言中说:“山与水二者不易并美。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浙之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定海普陀。”2003年第一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成功举办,此后每年一届延续至今;2006年4月13—17日,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浙江省杭州、舟山举行。
供稿:舟山市史志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