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普陀区地处浙江省东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东南部,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交汇处南缘海域。位于东经121°55′49″~123°13′12″,北纬29°32′24″~30°15?01″。东接东海,南到东西磨盘礁以南与宁波市象山县海域相连,西南至汀子山岛以西与宁波市北仑区海域交接,西缘小干岛、黄杨尖山脊、钓梁围垦区中部一线与定海区为邻,西北至小板门、北至中街山列岛以北与岱山县海域相连。区域总面积6728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6269.4平方千米,陆域面积458.6平方千米(含潮间带69.77平方千米)。东西最大距离123.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8.4千米。全区有海岛444个(以舟山市普陀区海洋海岛保护和开发研究中心2013年印刷的《普陀海岛》为据,含舟山岛),约占全省海岛总数15.4%,占全市海岛总数31.9%。其中有居民海岛45个,无居民海岛399个。海岸线总长824.4千米。
普陀境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春秋时地属“甬东”。秦统一后属会稽郡鄮县。隋属句章县,此后所属县(或州)名多有变化、反复。唐五代宋元属鄞州、鄮县、翁山县、鄞县、昌国县、昌国州,明清属定海县、定海直隶厅,民国属定海县。1950年舟山解放后仍属定海县。1953年普陀始建县,隶于舟山专区。普陀县名得之于境内佛教名山普陀山。1958年12月,撤普陀县,属舟山县。1962年6月复置普陀县,属舟山专区(1967年改为舟山地区)。1987年3月,普陀县改为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县、区政府原驻沈家门镇(2007年起称沈家门街道),2012年起区政府移驻东港街道。全区辖有六横、桃花、虾峙、东极、普陀山5个镇,东港、沈家门、展茅、朱家尖4个街道,总人口38.29万人(来源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管理委员会在普陀区境内设有普陀山—朱家尖管理委员会和六横管理委员会,普陀区政府设有派出机构白沙岛管理委员会、蚂蚁岛管理委员会和登步岛管理委员会。
普陀经济以工业为主导,修造船业和水产加工业较有竞争力。旅游业与商贸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海洋渔业特别是外洋捕捞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远洋渔业产量占全省60%。2011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后,尤其是2017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舟山设立后,普陀的外向型经济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普陀区委、区政府围绕“自由贸易先行区、海上花园会客厅”发展目标,坚持改革开放,立足国家战略,对标国际标准,搞好经济建设。
普陀区具有佛教文化、山海景观、渔村风情、海滨度假、海鲜美食等丰厚的旅游资源,有普陀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含朱家尖岛东部28.8平方千米)和省级风景区桃花岛风景区。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自然景观以海、沙、山、石、洞、礁等为主,类型众多。沙滩资源得天独厚,沙滩面积占浙江省沙滩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各岛屿地质以花岗岩为主,经地壳运动和海水侵蚀,形成千姿百态的山石景观和海礁景观,以普陀山的西天景区、南天门景区、朱家尖的白山景区、桃花岛的安期峰景区,以及东极的东福山岛等最为著名。普陀的人文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影。普陀山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自唐代开创观音道场已愈千年之久,是国内外最大的观音菩萨供奉地,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在中国沿海及东南亚一带久享盛名。朱家尖自1999年以来每年举办一届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沙雕故乡、度假天堂”美誉传播越来越广。沈家门有“东方渔都”之称,是全国最大的渔港和鱼货集散地,沈家门港与挪威卑尔根港、秘鲁的卡亚俄港并称为世界三大群众性渔港。沈家门的海鲜夜排档和舟山国际水产城也是独具特色的风景点。普陀山、朱家尖、沈家门构成了舟山的“旅游金三角”。桃花岛着力打造海岛影视文化基地。东极诸岛和白沙岛开发休闲渔业旅游。蚂蚁岛2018年建成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业。
普陀区旅游特色产品有各类海产加工食品、海洋工艺品、普陀佛茶、普陀观音饼、舟山杨梅烧酒等。渔农特产有各类舟山海鲜、佛渡紫菜、顺母泥螺、朱家尖西瓜(普陀佛瓜)、登步黄金瓜、六横橘子、勾山葡萄、展茅茅桃、普陀水仙、观音米等。普陀区与外界交通往来日益便捷。朱家尖岛建有普陀山民航机场,并有跨海大桥与舟山岛相通,通过舟山西部的5座跨海大桥与大陆运输网连通。普陀的海洋文化、民俗文化、佛教文化富有独特魅力。“普陀渔民画”“普陀船模”享誉国内外,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东海音乐节、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中国国际普陀佛茶文化节、桃花岛侠侣爱情文化节等各种节庆文艺活动和印象系列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普陀”等,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普陀区是国家级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优秀健康促进县(区),2018—2020年连续三年入选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区)。
供稿:舟山市普陀区档案馆(普陀区史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