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南宋名臣文天祥诗中的“海山仙子国”就是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东部沿海的桃渚镇,因辖内明代抗倭古城——桃渚城而得名。全镇陆域面积129平方千米、海域面积600余平方千米,有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也有沧海桑田的地质奇迹。2001年,桃渚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桃渚风景名胜区被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8年,桃渚镇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桃渚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初设旧城山,三面滨海。《明实录》载:“洪武二十年九月,筑健跳、桃渚土城,各置千户所以防倭。”此后,倭寇侵略规模扩大,桃渚城孤悬海外难以抵御,先后两次内迁。正统八年(1439年)迁至后所山麓,改以石筑,周长1366米,高约4米,宽约5米,设东、南、西三道城门,门外加筑瓮城,城外有护城河,利于防御。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继光驻台州抗倭,取得桃渚大捷后,在桃渚城创建空心敌台两座,“城上有台,台上有楼,高下深广,相地宜以曲全,悬暸城外,纤悉莫隐。[何庞《桃城新建敌台北碑记》,嘉靖四十年(1561)三月撰。]”隆庆二年(1568年),戚继光调防北疆,重修长城,沿用此制,修筑敌台千余座。桃渚城是国内保存最好的明代千户所城,不仅城墙基本完整,城内街巷仍然保留明代军事格局,以联接东、西城门的桃渚街为主干,有10余条古巷与之垂直相交,其中与联接南城门、校场的主巷交叉处建有鼓楼,为预报敌情的场所。东、南、西城内侧有一条小道,与城北依山而建的蹬步道形成环路。桃渚街北面60余米处有一条平行的次街,紧依穿城而过的化龙渠。渠水源自长年不涸的黄衙井,确保战时用水。城内古民居以清代四合院为主,保存较好的有郎家里、郞德丰、柳宅、吴宅等,宅内造型精美、古朴大方的木雕、砖雕、石雕构件令人称道。城北后所山有元末明初所立的佛号柱和明代“眺远”“镇海”摩崖石刻等古迹。
桃渚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部是海浪搬运淤积形成的海滨平原,西、北部丘陵山地则是8000万年前火山活动的产物,形成溶岩峰林、石林和洞观奇貌。2001年12月,批准设立国家地质公园,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有白岩山、芙蓉隐秀、石柱武坑、珊瑚岩、龙湾海滨5大景区。其中,石柱峰下桃江十三渚,因桃江将田畦割裂成大小不一、形状迥异的13个渚而得名。水碧田绿,赤山黛影,渚上风光随农作物更替呈五彩交替,有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的田园诗画意境。武坑有两山、八洞、十二峰、三十六奇岩,清人冯赓雪称“其洞府之胜,为天台、雁荡所未及也”,仙人担、七仙女岩等景点尤为引人入胜。珊瑚岩景区一座巨型中心式火山,火山口直径1.8千米。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岩柱状如珊瑚,从山顶延伸到沟谷300余米,覆盖范围5平方千米,形成别具一格的石林奇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激荡的海上生活锤炼出桃渚人民坚韧、进取的品质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正是桃渚军民戮力同心,坚守城池七天七夜,方换得戚继光率部驰援,一举围歼倭寇,取得桃渚大捷。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张煌言以桃渚为基地,率部从事抗清活动,曾与郑成功联军北上,连破镇江、芜湖等30余州县。1929年,国内大革命危难之际,中共党员林迪生在桃渚四岔创办晓村小学,成为临海东部党的活动中心。陈叔亮、徐明清等10余名党员相继来校任教,坚持从事革命活动。1938年,张燕、王福林等建立晓村小学党支部,宣传抗日救亡,发展党员数十名。在党的政策感召下,30余名桃渚进步青年到皖南参加新四军,奔赴抗日征途,以身许国。1987年,桃渚被列为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
供稿:临海市地方志编纂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