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社科在线  >  浙里浙学

清代“浙学”:“浙学”的转型(上)

2024-02-06 09:27:44 来源: 社科在线

  

  明清易代之际,理学批判思潮、经世实学思潮同时在中国特别是浙江蓬勃兴起。由明末大儒刘宗周开创的蕺山学派在清初发生了学术分化:(1)以张履祥为代表的浙西学者“由王返朱”而形成清初浙西理学派;(2)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者沿着王阳明“五经皆史”、蕺山“开物成务”的路径发展而形成提倡以“明经通史”“经世应务”为特色的清代浙东经史学派;(3)浙西的另一位蕺山弟子陈确(1604—1677)则是特立独行的儒者。他们在反思宋明理学的过程中都批判了“空谈误国”的弊端,而推崇经世致用之实学,进而助力于“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形成。而与黄宗羲同时代的毛奇龄、胡渭、朱彝尊等人也有疏理经史的大著,陈确则是公开否定儒家经典《大学》《中庸》的儒者,他们共同助力于“清初疑古思潮”的兴起,进而汇流于清代中前期的乾嘉考据学,由此也有了浙派考据学的形成。而在明清之际批判心学、反思理学进而重建儒家世界的过程中,浙东学者张岱、朱舜水、潘平格等阐发出既不同于浙西理学派、也不同于浙东经史学派而有独特学术风格的儒学思想,故有清代浙江“诸儒之学”。

  一、黄宗羲与清代浙东经史学派

  黄宗羲继刘宗周之后,“以六经为根柢”来重建思想世界。他认为晚明思想世界处于没有统一根柢的碎片化状态,使得儒道丧失了支撑世道人心的功能,于是发生“天崩地解”之巨变。因此,黄宗羲以重建倒塌的思想世界为使命:“儒者之学,经纬天地。”他既认同“盈天地皆心也”“圣人之学,心学也”,但又力图弥补心学空疏之弊,鄙视逃避现实、沦为“道学乡愿”的理学与心学,而建立了以“明经通史”、经史并重为特色的清代浙东经史学派。

  清代浙东经史学派的活动区域以浙东的宁波、绍兴为中心而扩展至浙西,影响至全国;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了其学术领袖黄宗羲,以经学为主兼治史学的有黄宗炎、万斯大,以史学为主兼治经学的有万斯同、邵廷采、全祖望、章学诚,经史兼治而偏重文学的有李邺嗣、郑梁、郑性,偏重于自然科学的有黄百家、陈、黄炳垕,偏重考据的有邵晋涵、王梓材。

  二、张履祥与清初浙西朱学

  张履祥是刘宗周的弟子,也是清初浙西朱学的领袖人物。其在明清易代之际,能恪守遗民志节,以耕读著述名世。他曾师从刘宗周,然亡国之痛促使他深刻反思王学,最后摒弃王学,一意归本程朱理学,是典型的由王返朱的学者。他作为理学家,不尚空谈,践履笃实,为廓清明末王门后学清谈杂禅之风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程朱理学在清初浙西的复兴起到了重要作用。

  吕留良是浙西桐乡人,也曾师从刘宗周,与黄宗羲过从甚密。但后来与黄氏分道扬镳,而成为张履祥的忠实信徒。其思想成就主要表现为主张“严夷夏之防”及“尊朱辟王”论。

  陆陇其是浙江平湖人,也是清初浙西名儒。其根本宗旨是“尊朱黜王”。陆陇其将明朝的灭亡归咎于阳明学术的风行,认为阳明心学之致明覆灭,主要在于其空疏之弊。他批评阳明“致良知”教与佛教的“本来面目”如出一辙,流于空疏寂灭。因此他痛斥阳明心学是以禅之实而托儒之名。

  三、清代浙江诸儒之学

  除上述以黄宗羲为首的浙东经史学派和以张履祥为领袖的浙西朱学,清代浙江还有几位特立独行的儒者如陈确、谈迁、张岱、查继佐、潘平格、毛奇龄、朱彝尊、胡渭,另有几位以考据训诂著称的乾嘉考据学派如杭世骏、陈鳣、严可均等,值得一表:

  陈确,字乾初,浙江海宁人。他虽与黄宗羲同门,但特立独行。其名著《大学辨》第一次提出《大学》“非圣经”之说,并激烈批评理学禁欲主义,提出“人欲即是天理”的命题,为明清实学思潮的兴起作出了贡献。

  谈迁(1593—1657),字孺木,浙江海宁人。所著编年体明史《国榷》凡五百万字,是研究明史的必读书。

  张岱(1597—1679),字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代表作《四书遇》发展了孟子的“民贵君轻”论,提出“予夺之权,自民主之”的民主启蒙思想,与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命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查继佐(1601—1676),海宁人,其《罪惟录》是明清之际浙江史学的力作,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从事明史编撰,编撰《鲁春秋》,流露出强烈的故国情怀,为后世所称颂。

  潘平格(1610—1677)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其学初宗程朱,继从陆王,并出入于佛老,而归本于“孔孟之道”,以“求仁”为学问主旨,代表作是《求仁录》十卷。

  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号秋晴,浙江萧山人,是清初著名古文经学家,人称“西河先生”。其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凡四百余卷,学宗阳明而黜朱子,学识渊博,然恃才傲物,往往有过激之论。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所著《经义考》三百卷,实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另有《日下旧闻》等,与顾炎武、阎若璩齐名。

  胡渭(1633—1714),字朏明,号东樵,浙江德清人,清初著名经学家。其代表作为《禹贡锥指》《易图明辨》。梁启超对之评价甚高。

  杭世骏(1695—1773),著有《道古堂集》《榕桂堂集》等。其《石经考异》为一时名作。杭氏所参修之《三礼义疏》与独纂之《续礼记集说》,史料价值颇高。

  陈鳣(1753—1817),博学好古,尤专心训诂之学。经十余年撰成《说文正义》《说文声系》。陈氏著述宏富,阮元称其为“浙西诸生经学中最深者”。

  严可均(1762—1843),精于文献、考据。著有《说文长编》四十五册,编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录3000余家,均附作者小传,影响极大。

作者: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吴光 张宏敏 (原载《浙学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

编辑:肖依依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