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社科在线  >  浙里浙学

近现代“浙学”:“浙学”的转型(下)

2024-02-21 08:03:53 来源: 社科在线

  

  近代以来,儒学在东西文化交融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主要趋势表现为向经世致用、兼收并蓄、中西会通方向的转变。这一时期,浙江依然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学者与思想家,著名的有龚自珍、黄式三父子、俞樾、孙诒让、章太炎、马一浮等。他们继承了“浙学”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注重阐发经学义理,另一方面注重会通中西、经世致用,值得大书特书。

  一、龚自珍的“改革”“更法”思想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他是清末道光年间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曾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龚自珍学术思想的最大特色是富有批判精神。它不仅深刻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且批判了日益僵化虚伪的科举取士制度;同时大力倡言社会的“改革”与“更法”。龚自珍的“更法”改革思想对戊戌变法维新运动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诚如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所言,“光绪间所谓新学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称龚氏乃“近代自由思想之向导”。

  二、黄式三与黄以周的经学成就

  黄式三、黄以周父子是晚清公认的经学大师,成就卓然。黄式三(1789—1862),字薇香,号儆居,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他博览经史,30岁后研读《论语》,50岁后专治《尚书》,晚年好《礼》。著有《论语后案》与五经杂说等书凡一百一十卷。其子黄以周(1828—1899),字元同,号儆季。子承父业,著有《礼书通故》一百卷。黄式三学术的重要特点是“崇礼”。在《论语后案》中,黄式三强调以“礼”为本,在清中叶以来推崇礼学的学术思潮中,黄式三有着独到的贡献。

  黄以周的礼学思想近受其父影响,远承顾炎武“经学即理学”的思想,他循着顾炎武“经学即是理学”的思路,上追孔门之遗言,形成了“以礼学为理学”的思想命题,从而独树一帜,成为一代经学大师。

  黄氏父子经学的特色有三:一是经史并治,二是汉宋兼采,三是强调经世致用。其经史研究发扬光大了浙东学术“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三、俞樾的通经致用思想

  俞樾(1821—1906),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河南学政。后被罢职归里,专意治经,旁及诸子,曾主讲苏州紫阳书院、上海求志书院,又主持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余年,为晚清一代经学大师。所著《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各三十五卷,《古书疑义举例》七卷,均是其朴学代表作。因其在经学领域的成就与声望,时人誉其为“山中宰相”。

  俞樾作为晚清有重要影响的东南大儒,在学术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求新求异倾向,兼容并包、崇尚实证的精神,直接影响了江浙一带的学风和一大批学人。章太炎、梁启超、顾颉刚、陈寅恪等都对俞樾有高度评价,公认其为晚清最有声望的经学家。胡适则称俞樾的治经方法“是科学方法的出产品”。

  四、孙诒让与晚清朴学研究

  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庼,浙江瑞安人。同治六年(1867)中举,官刑部主事,后辞归,专事著述,晚年主讲温州师范学校,为浙江教育总会会长。

  孙诒让以《周礼正义》《墨子间诂》等名著而享誉学界,并推动了墨学的复兴。他还撰写了《兴儒会略例二十一条并叙》。该文标明兴儒会宗旨:“以尊孔振儒为名,以保华攘夷为实。”在晚清变法浪潮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双重刺激下,孙诒让从纯粹“考礼”向大胆“议政”转变,形成了系统而别致的政治改革思想。

  孙诒让治学范围甚广,涉及经学、史学、文字学、考古学、方志学以及考据、校勘、目录等众多学科,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所以章太炎誉之为“三百年绝等双”的朴学大师。

  五、章太炎对学术转型的贡献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他从小受家学熏陶,打下良好基础。读《东华录》,即生排满思想。他广泛涉猎了乾嘉学派著作,在杭州诂经精舍师从俞樾,历经八年,又向孙诒让、黄以周等大儒请教,深得乾嘉朴学精髓。所著《膏兰室札记》和《春秋左传读》堪称朴学代表作。

  章太炎曾自述其思想演变云:“始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①。这个转折的关键点在于1903年因苏报案入狱和1913年被袁世凯囚禁。1903年之前,章太炎独以荀卿、韩非之说为“不可易”。入狱三年,通过研读佛典,其改变了昔日观念,而以唯识学为核心融合庄子齐物论,这是“转俗成真”的过程。1913年后被袁世凯囚禁,章太炎开始演《易》,回归孔子和儒家,即所谓“回真向俗”。

  章太炎的政治思想,以“种族革命”、反对代议制及“五无论”最为著名。种族革命就是号召被统治的汉族向清朝政府复仇,以恢复人权平等为目的,而以暴力为必要手段。章氏民族主义是以独立、平等及自由为核心。但章太炎反对孙中山等的代议制主张,认为代议制不能真正实现民权平等和民生幸福。章太炎认为最好的民主政府应该是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教育权四权分立,从而保障个体的真正的独立、自由、平等。然而,章太炎的最高理想又是无政府、无聚落、无人类、无众生、无世界的“五无论”,这看上去类似乌托邦,但其实是其强烈的众生平等意识和绝对自由观念的产物。

  六、马一浮的新经学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耕余,浙江上虞(今属绍兴市上虞区)人。20岁前后,连遭父、姐、发妻丧亡之痛,乃倾心佛老,取《庄子》所谓“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义,改名为浮,字一佛。后又改字一浮,号湛翁,遂以字行。

  马一浮是近代杰出的国学大师、新儒家哲学家。他博通古今,学贯中西,于诸子百家、儒、佛、道乃至考据、医学、西学等皆有探究,兼擅诗词、书法。中年以后,归本儒学,专研六经,成为一代儒宗。同时大儒梁漱溟盛赞马一浮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当代儒学泰斗汤一介敬称马一浮与梁漱溟、熊十力为“现代新儒家三圣”,可见其学术地位之崇高。

  马一浮的学术思想,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六艺该摄一切学术”。在马先生的著作中,最重要的是《泰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和《尔雅台答问》四种,而以《泰和会语》居首。这部著作是其为浙江大学开设“国学”讲座的讲义,在卷端引语之后,首揭“横渠四句教”,即宋代大儒张载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勉励学生立志济世。接着“楷定国学名义”,称“国学者六艺之学也”,而所谓“六艺”就是指儒家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进而揭示其学术宗旨,提出“六艺该摄一切学术”的命题,声称“六艺不惟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所以可以说,马氏之学是以经学为主导的现代新经学。

  马一浮对待西学的态度与王国维恰恰相反。他虽通西学而拒斥之,归本六艺而发明之。他精通多国语言,熟悉西学经典,但其旨趣并不在于融汇西学,他坚决反对用科学方法研究儒学。在马一浮看来,唯有“六艺之道”是至真、至善、至美之道,是真正的自由、平等之道,“西方哲人所说的真、美、善,皆包含于六艺之中”。他断言“世界人类一切文化最后之归宿必归于六艺,而有资格为此文化之领导者,则中国也”,又批评说:“今人舍弃自己无上之家珍,而拾人之土苴绪余以为宝,自居于下劣,而奉西洋人为神圣,岂非至愚而可哀!”(《泰和会语·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凡此种种,都显示出马一浮拒斥西学而弘扬国学的根本旨趣。

  马一浮新经学的方法论特色是以德解经。他认为六艺总为德教,并以知、仁、圣、义、中、和“六德”配“六经”,这抓住了“六经”思想的核心价值,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德文化。汤一介先生在所撰《马一浮全集·序》指出:“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出的,性外无道也。从来说性德者,举一全该则曰仁,开而为二则为仁知(智)、为仁义;开而为三则知(智)、仁、勇;开而为四则为仁、义、礼、知(智);开而为五则加信而为五常;开而为六则并知(智)、仁、圣、义、中、和而为六德,就其真实无妄言之,则曰‘至诚’;就其理之至极言之,则为‘至善’。”这一段话是马一浮对“六艺”思想之精辟阐述。

  马一浮高扬“六经”的价值和意义,针对的是当时国家被日寇侵略之难和中国传统文化被忽视之难,这使得其新经学思想具有了鲜明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他通过对经典核心价值的诠释来透视我们时代的精神和灵魂,为儒学的当代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方向。这正是马一浮以德解经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作者: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吴光  张宏敏  (原载《浙学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

编辑:肖依依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