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社科在线  >  浙江方志

中国特色小镇——绍兴市东浦镇

2024-02-06 16:09:43 来源: 社科在线

  东浦,实在水滨之东,越先民从会稽山地北移平原孤丘,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东晋末至南朝初开始形成聚落,南宋以降逐渐发展成为集镇,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嘉泰间(1201-1204)称北渎里,后易名浦阳里、东浦里。清乾隆《绍兴府志?水利志》载:“积水之区,小者为浦,如东浦”。因系地势低洼之处,且位于原山阴县东北而得名。清宣统二年(1910)设清水乡、东合乡,以后数易其名,清水乡易名为鉴清和鉴北乡、鉴湖镇;东合乡易名为东合南乡、东浦乡、锡麟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直沿用鉴湖乡、东浦镇。1992年扩镇并乡,遂合称东浦镇。2017年10月,东浦镇撤镇设街道。

绍兴黄酒小镇(越城区文广局 提供)

  东浦街道位于越城区西北七千米处,地处越城、柯桥、袍江三大组团中心,地域面积30.78平方千米。街道下辖2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个社区,11个经济合作社,常住人口4万人,流动人口4.1万余人。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纵横、风光迤逦,素有水乡、桥乡、酒乡、名士之乡美誉。清人孙垓曾称“紫樱桃熟雨如丝,村店村桥入画时,忽忽梦回船过市,半江凉水打鸬鹚。南湖白小论斗量,北湖鲫鱼尺半长,渔船进江曲船出,水气着衣闻酒香”。极言东浦水色、桥景、鱼鲜、酒香之美。

  东浦小桥流水,温润而泽。“连宵春雨长鱼虾,丝柳红窗卖酒家。几曲栏干多枕水,画穿间系夕阳斜。”清代会稽诗人孙汝怿诗《过东浦市》对东浦水乡酒国作了生动写照。街道辖内河湖棋布,水道纵横,历来有七十二溇(绍兴称不通的水湾为溇)之称。人们大多濒河临溇而居。东浦多水亦多桥。据统计,有各色石桥216座余,仅集镇核心区便有古桥37座,更有东浦“十桥谚”广为流传。青甸湖上的泗龙桥,犹如巨龙卧波,蔚为壮观。

  东浦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古有唐代贺知章、宋代陆游两代著名诗人,清代周国奎、周文英、周开捷祖孙三代为将,近现代有徐锡麟、陈仪等革命先驱和爱国将领;当代有文学家许饮文,书法家胡之光、胡问遂,画家徐烈哉、王德水,中医胡宝书等。辖区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徐锡麟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热诚学堂,市级文物保护点4处(陈家宗祠、同泰当铺、大川桥、新桥),建筑遗址4处(大门溇余生堂、张仙阁、西周溇周总兵府、陈仪故居)。电视剧《九斤姑娘》《狂生徐文长》《阿Q正传》和电影《风雨故云》《彷徨》等均在这里拍摄,被演艺界称为“活动摄影棚”。

  东浦酒旗重重,名声在外。得天独厚的鉴湖水资源,使其历来有“酒国”之称。明清时期,东浦250余家店(铺)中,酒楼便有45家。其中,以东周溇余姓寡妇酿制的“竹叶青”最负盛名,明武宗曾御赐其“孝贞”牌号。清乾隆帝游江南时,曾到东浦品点老酒,留下“越酒闻天下,东浦酒最佳”的赞誉。清代乾嘉才子陶元藻更有“东浦之酝,沈酣遍于九垓”之说。直至清末民初,东浦酿酒业愈加繁盛,酿户多达五百余家,约占全域住户的三分之一,酒产量已达3万缸。(据《中国实业志》记载,1934年绍兴城乡有酿坊2246户,其中以东浦576户居首。)

  2015年6月,绍兴黄酒小镇入选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之一,以“酒乡古镇”东浦和“黄酒重镇”湖塘为核心,通过“一镇两区”模式,打造“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的大格局。其中,东浦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6平方千米(含水面1平方千米),内设古镇核心保护区0.36平方千米,以“大绍兴、大黄酒、大文化、大旅游”为战略目标,定位“创新黄酒产业、发展黄酒文化旅游、打造黄酒养生社区”,重点推进黄酒产业创新提升、黄酒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2017年8月,以绍兴黄酒小镇(东浦片区)为核心的东浦镇被列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至今,绍兴黄酒小镇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并荣获“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浙江省十佳韵味小镇”等荣誉。

  供稿:绍兴市越城区史志研究室

编辑:王彬竹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