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社科在线  >  之江潮语

紧扣高品质生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浙江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及2024年展望

2024-02-06 09:27:55 来源: 社科在线

  公共服务是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是良政善治的重要标尺,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公共服务的提档升级,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感知和对社会治理成效的切身体验,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2023年:公共服务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供需适配”

  2023年,浙江提出要积极推动公共服务从“七个有”向“七个优”升级转变,聚焦“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七大领域,锚定高标准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浙江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更是为公共服务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会议强调,要紧扣高品质生活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打开人的全面发展的通道。浙江公共服务已从“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提升”和“供需的适配”,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更高、供给质效更优、体制机制更全,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主要呈现出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效能精准、服务主体协同多元、服务质量标准化均衡化等特点,具体呈现如下特征和亮点:

  遵循人民至上、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不断完善综合化的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坚持“人民至上、共同富裕”“保障基本、均等可及”“补强弱项、扩大供给”“数字牵引、机制创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全面深化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着眼于缩小城乡、地区、收入三大差距,促进资源向薄弱人群和薄弱地区倾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构综合化、多样化的服务体系。兼顾全民基本需求、多数公民的高层次需求和居民的个别化需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提质扩容,生活服务高品质多样化升级。除兜底保障之外,紧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服务内容更加丰富、获取方式更加便捷、供给主体更加多元,推动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同时,适应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健康、养老、托育、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家政等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公共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为今后公共服务提质升级蓄势储能,逐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聚焦精准服务、主动服务的效能取向,不断提升有温度、有效度、智能化的服务水平。“互联网+社会服务”促进教育、医疗等领域优质资源数字化供给、网络化共享,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数字村医”和“健康地图”,通过数字赋能实现“病有良医”的泛在可及。如龙泉市聚焦偏远山区医疗资源薄弱、山村群众健康管理不到位等堵点难题,创新打造“浙丽乡村好医”场景,运用数字化手段为偏远山村居民提供精准筛防、远程问诊、智慧配药、便捷入院等健康服务,攻坚山区医疗“最后一公里”,全方位筑牢乡村卫生网底、补齐山区健康服务短板,努力实现山区健康服务“优质均等、普惠共享”。

  数字化应用为提升公共服务均衡可及发展的系统效能提供数字治理工具。通过数字赋能来挖掘潜能、提升效能,精准发现和回应高频需求和特殊需求;通过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提升公共服务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精准度;通过公共服务供给场景的具体设定,提升差异化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推动差异化便民服务和应用场景的有机耦合、精准对接,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如通过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破解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知晓度不够清楚、享受渠道不够畅通等问题,打造了“浙里基本公共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直达、服务直享。重点关注“一老一小”,通过创建“浙里家”,推荐相匹配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从“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

  坚持综合集成、有机融合的改革风向,不断协同多元化的服务主体。通过多地域统筹、多部门联动、多主体参与、多人群覆盖的集成式改革推进公共服务的整体化水平。“民生综合体”的打造,通过服务人群、服务功能和服务供给主体的集成,促进各种社会力量的多元参与和整合协同。如杭州西湖区聚力打造“幸福荟”民生综合体,汇聚20余个民生服务部门的力量及11个镇街的资源,统一规划助老、健康、活力、教育、治理、生活和至善等七大空间,开拓挖掘20余项个性化、特色化服务,打造公共服务“15分钟幸福圈”升级版,切实解决综合服务点位少、功能缺、管理弱等痛点难点问题。三年来,建设“幸福荟”民生综合体58个,实现镇街全覆盖,开展活动5350余场,服务覆盖290万余人,让优质公共服务“触手可及”。

  围绕标准供给、普惠均等可及的实践方向,有效提升供给标准化的服务质量。作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可及、优质共享的重要手段,标准化成为浙江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衡量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工具。不断推动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标准增量提质明显,标准供给逐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形成了一批标准化创新成果。2023年12月,《浙江省公共服务“七优享”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正式发布,围绕七大领域的发展需求和建设目标,聚焦“15分钟公共服务圈”建设,提出了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和实施保障。

  围绕标准供给,浙江省支持、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积极开展“七优享”领域标准研制。截至目前,共制修订公共服务“七优享”国家标准53项,占全国总数的23.8%,在住有宜居、病有良医上有较强的引导力。同时,浙江省发布“七优享”领域省级地方标准共计63项,占浙江省地方标准总数的4.6%,在出生“一件事”联办、医疗保障数字化经办、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未来社区商业建设及运营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浙江公共服务集成改革、数字化改革等工作成效,填补了行业空白。

  为强化载体建设,浙江省还持续夯实公共服务标准化基础,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部署成立玩具和婴童用品、教学仪器、体育、心理服务、医疗保障、社会养老服务、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7个省级专业标技委,覆盖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康养、弱有众扶五大领域,在支撑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制修订和实施、推动标准化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4年1月,省发展改革委会等23个部门联合引发《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由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军有所抚、文有所化、体有所健、事有所便等11大领域101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组成,每一个服务项目都明确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责任和牵头单位,更为浙江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提供标准指南和有力支撑。

  2024年:着力破解“四个难题”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浙江公共服务建设先行先试,走在全国前列,但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如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地区、人群、领域不均衡;非基本公共服务弱项较为明显,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与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应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聚焦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短板、难点、焦点问题,找准工作着力点和创新突破点,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着力在破解“四个难题”上下功夫。

  破解“空间适配”难题,缩小公共服务空间差距。通过城乡、地区和要素之间的空间适配,缩小公共服务的城乡、地区和要素等空间差距,推进农村和落后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共同富裕的发展进程,补齐城乡、区域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所造成的差距。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一体设计,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快补齐农村地区服务设施短板;推进一批公共服务领域城乡联动项目,完善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辐射农村配套政策。如创新推动“医共体”“教共体”等模式,主动对接大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地区差距。加强地区间的对接和融合,积极承接大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的溢出,接受大城市的辐射效应。如利用新技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借鉴镇海中学优秀案例,通过共享管理、共培师资、共育学苗等方式,将名校的理念、师资、资源辐射投送至其他学校,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圈”。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要素空间差距。为实现公共服务的均衡性配置和可及性公平,需对服务供给的覆盖领域、服务资源配置的空间尺度、服务可及的获得半径等议题加以重视,探索公共服务的空间激活路径。如科学设置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半径,增强偏远农村流动服务能力,打造偏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圈。

  破解“人群适配”难题,缩小公共服务人群差距。缩小基本公共服务人群差距。通过公共服务的“赋权”与“增能”,使低收入、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有机会、有能力”获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服务,帮助其更好地实现阶层流动,满足个人发展需要。

  健全以流入地为主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完善与居住年限等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化提供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未落户常住人口逐步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支持政策及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异地结算、钱随人走等机制,促进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放心落户,保障其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公共服务。

  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动态监测和人力资本投资。保持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以及保障低收入群体劳动力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能力都有助于提升低收入群体的幸福感。

  破解“供需适配”难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公共服务的供求匹配是提升供给效率的关键,要推动公共服务治理转型,完善需求表达机制,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大数据技术等作用,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动态调整、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完善表达回应机制。畅通表达渠道、创新表达方式,及时回应公众诉求。积极搜集、主动发现群众的公共需求,加以甄别、整合和综合论证,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使公众能够获得所需要的服务。建立更科学更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效能评估,助力服务体系效能提升。通过加大公共服务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构建公共服务供需平台,拓展公共服务场景应用。

  注意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共同富裕是客观获得和主观感受的统一,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不仅要考虑物质层面公共服务产品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和可及,也要注意加强和完善精神和文化层面公共服务产品的均衡和可及,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紧扣高品质生活,更深层次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推动多元供给机制,加强服务可选择性。探索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共同体”模式,完善成本分摊机制,激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建设的内生动力。通过盘活事业单位、支持公益组织、发挥民办机构和国有企业作用等手段,提高各种供给主体和各类供给机构之间的竞争性,从而缓解服务拥挤、适配服务需求,提高服务可得性,解决供给的“数量与质量”问题。

  聚焦“人的全面发展”难题,通过赋权和增能提升人力资本。注重服务主体和服务客体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加大公共设施等硬件方面的投入,更要增加在公共服务人员方面的投入,加大对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并不断吸引更多更专业的人才投入到公共服务供给中来。比如,提升基层教师、基层医生等服务人群的素养和技能,提升农村老年人等被服务人员的数字素养,消弭数字鸿沟。

  打造更多突破性、标志性的公共服务成果,使得公共服务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如针对未来人群对于公共服务的最新需求变化,提出一批超前的服务配置、服务标准和服务项目。如从“翻红”的夜校看年轻人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增强职业教育公共服务适应性,全面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进而增强发展能力。

   作者: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姜佳将,原文刊载于《浙江经济》2024年第01期。

编辑:陈阳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共服务是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是良政善治的重要标尺,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公共服务的提档升级,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感知和对社会治理成效的切身体验,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