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社科在线  >  浙里浙学

浙学中的廉政思想:“清白廉洁”的人生观

2024-10-16 10:12:18 来源: 社科在线

  顾名思义,“廉政”就是指清廉公正的政治。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修身治家、勤政爱民、仁政德治、公正廉洁、诚信守法、礼贤纳谏,而这六方面的内容相互交叉、各有侧重,构成了传统廉政思想的主体。

  浙江历史上勤政廉政、名垂青史的清官廉吏,主要有唐代的陆贽,北宋的胡则,明代的刘基、于谦、刘宗周,清代的陆陇其;而在廉政理论、廉政制度设计上颇有建树的思想家,则主要有东汉的王充,北宋的林逋,南宋的陈亮、叶适、吕祖谦,明代的王阳明、黄绾,明清之际的张岱、黄宗羲,清代的龚自珍。这些廉政的榜样、廉吏的楷模,多是孔孟儒家学说的信奉者与践行者,秉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内圣外王”模式的心性修养与政治实践,修身律己、秉公用权、勤勉从政、著书立说,从而创造性地提出并构建了体系完整、内涵丰富、脉络清晰的廉政文化理论。

  传统儒家的为官之道,要求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既重视“官能”,也重视“官德”。浙江历史上举凡有见地的思想家和有作为的政治家,皆视“清白廉洁”、“两袖清风”为一种崇高的人生追求。比如“浙学的开山祖”王充,在其不朽名著《论衡》中就有对“清廉”官德的渴慕与向往:“案古纂畔之臣,希清白廉洁之人”,“廉则约省无极,贪则奢泰不止”。这里,王充用“清白廉洁”四字,对从政者的官德内涵予以表述。

  唐朝宰相陆贽为官清廉,从不接受下属的贿赂,甚至就连唐德宗都看不过去,认为他为官太过清廉,于是就劝他说:“卿清慎太过,诸道送馈,一皆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意思是说你陆贽对别人的馈赠一概拒绝,恐怕于事无益,像马鞭、鞋靴之类的小物件,即使收下也无伤大雅。对此,陆贽义正言辞地拒绝:“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金玉。”陆贽贵为宰相,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收受鞭靴根本不值一提,然而他却认为,小礼不禁,大礼必到,收受“鞭靴”如果不加以制止,接踵而来的势必就是收受“车舆”“金璧”,从而使自己陷入罪恶泥潭而不能自拔,最终留下无尽的悔恨。

  “西湖三杰”岳飞、于谦和张苍水三人都是一代廉吏。宋高宗曾问岳飞:“怎么才能社稷安定?”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而明代的于谦作为一代英雄人物,廉洁奉公、忧国忘家,以“廉干”著称,被誉为“有铮铮不夺之节”,以敢于担当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两袖清风”。在巡抚晋豫的十八年中,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馈赠朝中权贵,辄空囊示人。有人劝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特产去吗?”于是,于谦甩了甩自己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遂赋《入京诗》以明志:“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两袖清风”成语的出处即源于此。

  于谦终身不交势利之人,对有“廉节”的同僚则敬佩之极。山西按察使徐永达为官清廉,官舍萧然,于谦知情,即解束带金赙之;翰林侍讲刘球作为一代荩臣,因上言进谏而得罪了宦官头子王振,逮系诏狱冤死,于谦得知,特作《刘侍讲画像赞》,有“斯人也,正孔孟所谓‘取义成仁者’欤”之赞辞。于谦还曾以《咏石灰》为题赋诗,表达自己的“廉节”志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光明磊落的一生,正如诗中所述,名垂千古,受人敬仰,《明史》就称赞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对于传统士大夫处理政事的准则,儒家推崇处事正直的理念。《贞观政要》云:“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在传统中国,秉公办事是优良的官德,受到传统儒家的肯定和普通大众的称道。林逋《省心录》一文有重视“天下公议”的语录:“天下有公议,私不可夺;以私夺公者,人不服。”王阳明《刘氏三子字说》有言:“政者,正也,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朱舜水《伯养说》有云:“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浙学中的这些论述,无疑是对传统治道的经典总结。

  此外,“公平正直”也是守住廉节的一种良好德性。比如,王充50岁受聘至河南颍川郡任职,恰逢中原旱灾,遂上奏建言郡守“宜禁奢侈,以备困乏”;然建言不被采用,数谏争不合,遂去职还家,而后闭门潜思编撰《论衡》。刘基“刚毅、慷慨而有大节”、“义所不直,无少假借”,其“公平正直”的为官之道,体现在与朱元璋“论相”一事上。朱元璋为巩固新兴的朱明王朝政权,在废除李善长相位后,亟需遴选丞相人选,遂与谋臣刘基商议。朱元璋提出或由杨宪、或由汪广洋、或由胡惟庸出任丞相一职,刘基均予以否定:“(杨)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焉者。今(杨)宪则不然。……(汪广洋)褊浅,观其人可知。……(胡惟庸)小犊,将偾辕而破犁矣。”此时,朱元璋曰:“吾之相,无逾于(刘)先生。”刘基当场婉拒:“臣非不自知,但臣疾恶太深,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大恩。”通过这段君臣“论相”的对话,不难发现,在商定丞相人选问题上,刘基秉持了对政事高度负责的态度,为顾全大局而不计个人恩怨,既不规避自己的性格“缺陷”,也敢于直言,直陈诸相位人选的优劣得失。刘基“公直”(“抗言直议”)的处事方式,也博得了朱元璋的敬重与信任,“上(朱元璋)亦甚礼公,常称为‘老先生’而不名,又曰‘吾子房也’”。刘基与宋濂等浙东文人因受儒家道统影响,为保持君子人格,庄重自矜,漠视功名利禄,并没有为了博得朱元璋的赏识而阿谀奉承、出卖人格,真正做到了“君子不阿”、“君子不党”。《诚意伯次子閤门使刘仲璟<遇恩录>》就载有朱元璋称赞刘基“不党”语:“刘伯温他在这里时,满朝都是党,只是他一个不从他。”总之,刘基作为廉吏,恪尽职守,树立了一代诤臣的人格形象。

  作者: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张宏敏  (原载《浙学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

编辑:肖依依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