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凡有所建树的政治家,皆是“忠孝廉节”的典范。《孝经》云:“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这也是“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道理所在。王阳明十三岁时,母亲病故,由祖父母代为养育;王阳明恪尽孝道,撰文专论“孝道”:“孝,人之性也。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之后世而无朝夕。”对家人养育之恩终身不忘,忠君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厥成有“真三不朽”之誉的一代圣贤。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生活美德。而“俭以助廉”、“俭以养廉”更是传统儒家士大夫奉行的一条重要官箴。“细族孤门”出身的王充,“性恬淡,不贪富贵”,以“居贫苦而志不倦”自勉,贫无供养、专意著述,在困境中完成《养性》《讥俗》《政务》《论衡》诸书的写作。刘基虽被誉为“大明第一谋臣”,其死后的墓地仅为一抔黄土,简朴淡雅,昭示了自己“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做官”的一生。因仰慕刘基的道德人格,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时,曾作遗嘱式的《终别》文,表达了自己死后葬于刘基墓侧的愿望:“故诚意伯刘公(基),……中国之元勋也,平生慕之久矣。……人寿几何,墓木将拱,欲速营葬也,与刘公冢墓相连。”
于谦在“土木之变”后总督军务,身居显位,依旧自奉俭约,所居仅能避风雨。明景帝特赐第于西华门,于谦固辞,曰:“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不允,乃取所赐玺书、袍、锭之属,悉加封识,岁时一省视而已,仍居旧宅。因性格耿直,于谦屡遭怨谤,有朝臣弹劾他权势过重、恃权蒙蔽;太监兴安实在看不下去,就为之鸣冤:“日夜为国分忧,不要钱,不爱官爵,不问家计,一子一女且不顾。朝廷正要用人,似此等一个来换于某。”众大臣也心知肚明,皆默然无言。当于谦被诬以“意欲”谋逆罪而论斩,家被抄没,毫无余财,仅有书籍;独正室上一锁,启视,乃景帝所赐之玺书,别无他物。其高风亮节,令人敬仰。清乾隆帝南巡杭州,特凭吊于谦墓、祠,特书“丹心抗节”表彰之。
“克俭于家”也是一代儒臣刘宗周的生活习惯。《刘宗周年谱》中,有不少关于他勤俭持家的逸事。由于家境贫寒,刘宗周六岁时,冬无棉絮,只能借穿舅父的成人棉袄来御寒,穿在身上,犹如农夫的蓑衣,刘宗周不以为然,每岁以之御寒,直到十六岁才舍去。刘宗周任顺天府尹时,士民呼曰“刘顺天”;辞职离任,行李萧然,就连中官守门者都环顾相叹,曰“真清官也”;赶来为他送行者达千余人,送至十余里,仍不肯离去。还有,在南明弘光朝,刘宗周“在南京(供职)一月,日给不过四分。每日买菜腐一二十文,长安谣曰:‘刘豆腐。’出入都门,行李一肩,南京人又谣曰:‘刘一担’”。故而后世学人,一说起刘宗周,就会想到“刘一担”、“刘豆腐”的绰号以及他的清廉与自律。黄宗羲作为刘宗周的门人,也是清贫乐道的典范,其《山居杂咏》诗有云:“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由此可见,甘于清贫也是守住廉节、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
此外,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也有助于“廉、仁、公、勤”官德的培育与养成。例如浦江郑义门的家规祖训《郑氏规范》,使得郑义门廉洁奉公、勤俭持家的优良家风绵延传承九百余年,代代出清官、朝朝皆良民,厥成“江南第一家”。平湖学者陆陇其传承《陆氏家训》,为人光明磊落,做官清正廉明,“洁己爱民,去官日,惟图书数卷及其妻织机一具,民爱之比于父母”,在清康熙朝而有“天下第一清廉”之誉。
作者: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张宏敏 (原载《浙学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