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社科在线  >  之江潮语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理念溯源

2024-08-22 08:11:56 来源: 社科在线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笔者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维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维度,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理念予以全方位溯源,进而论证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进而指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而“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则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我国自古以来的理想

  传统中国的富民、裕民思想,源远流长。《论语》中有“足食、足兵,民信之”的记载,《荀子》中有“聚敛者仁,故王者富民”的言论,《国语·齐语》载管仲之言:“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它们都把重视民众的利益视为德政,把充裕民众的物质财富视为治国安民的基本原则。

  (一)先秦儒家:“富而后教”“富而好礼”“富而好德”

  先秦儒家提倡满足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但是在物质富裕后,更注重道德世界精神生活的富有,这集中体现为“富而不骄”“富而后教”“富而好礼”“富而好德”。《论语》载子贡问孔子语:“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答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这里,子贡倡言“富而无骄”,即富有但不趾高气扬;在孔子看来,“富而好礼”,即富庶而有讲礼教,更为重要。当然,子贡作为孔门弟子最为富裕者,“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其精神世界也是富裕。

  如何做到“富而不骄”“富而好礼”,这就需要“富而后教”,即在富足的基础上进行仁义、礼乐教化。“富而后教”出自《论语》中孔子、冉有师徒间的对话:“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大约与孔子同时、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的范蠡前往齐国的陶地隐居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

  总之,“富”与“礼”“德”之间的关系,就是物质利益、物质生活和道德教化、道德规范、道德养成之间的关系,而儒家将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最高的理想。《论语》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描述,此处之“乐”为“安贫乐道”之“乐”;孔子还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自况。同时,孔子称颂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是为“孔颜之乐”,这是对“乐道”的精神富有状态的描述。与孔子一样,孟子的仁政理想中也有“富而后教”的主张:“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k朱熹《孟子集注》解读《孟子》“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大意云:“夫民衣食不足,则不暇治礼义;而饱暖无教,则又近于禽兽。故既富而教以孝悌,则人知爱亲敬长而代其劳,不使之负戴于道路矣。”这是对“富而后教”“富而好礼”理念的具体阐述。当然,孟子作为“亚圣”追求的是精神生活的富足尤其是德性成就的圆满具足,这突出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荀子》云:“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十教,所以道之也。《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王事具矣。”富民教民,是王事不可缺少的工作。《礼记》主张德性的圆满具足比物质富裕更为根本:“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还有“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的论述,这是说,富有的人,其家里必然辉煌夺目;品德高尚的人,可使他的行为更加美好。这也是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另一种表述。

  (二)《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后,才能顾及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这一主张自《管子》提出后,历代思想家皆有申述。比如:浙江历史上的第一位思想家王充指出,国家的治乱首先取决于民众衣食问题的解决,“世之所以为乱者”是因为“谷食乏绝,不能忍饥寒”,进而重申《管子》“仓廪实,民知礼节;衣食足,民知荣辱”的言论;同时,王充还指出,“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然则温饱并至而能不为善者希”,这是因为“为善恶之行,不在人之质性,在于岁之饥穰。由此言之,礼义之行,在谷足也”。

  董仲舒尽管提倡“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但仍以“利”指“物质富裕”、以“义”称“精神富有”,并追求二者的合一:“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胡瑗作为北宋“浙学”肇启者,其《洪范口义》对《管子》“食货”论解读曰:“夫圣人治天下,未有不以足食为本”,“所谓仓廪实然后语荣辱之分,衣食足然后议廉耻之事”。李觏在《富国策》中引述孔子“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的言论后,接着说“是则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则不同意《管子》的观点,提出“裕民之衣食,必以廉耻之心裕之;以调国之财用,必以礼乐之情调之”的论断,不承认先有物质生活的富裕而后才有道德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的富足,而是应以道德文化、精神生活去调节物质生活和社会财富的增长。这是对“物质”与“精神”两者之间关系的辩证统一的理解,应予认可。总之,传统中国的财富分配理论,用今天的话语表述就是,增加社会财富进而解决百姓的衣食问题,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前提;只有百姓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充裕与满足,才能满足百姓的精神需求。

  (三)宋明理学:“此心安处即是乐”

  传统儒学发展至宋明时期,“孔颜之乐”受到理学家的普遍关注。周敦颐说:“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者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二程回忆:“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孔子、颜回之乐,合称“孔颜之乐”。二程对“孔颜之乐”之“乐”作出“颜子陋巷自乐”的解读,在二程看来,颜子之乐不仅是“乐道”,还有“自乐”、以“仁”为“乐”的意蕴:“若颜子箪瓢,在他人则忧,而颜子独乐者,仁而已。”朱熹接续二程的解读,认为:“颜子私欲克尽,故乐,却不是专乐个贫。须知他不干贫事,元自有个乐,始得。”他又指出:“颜子之乐,非是自家有个道,至富至贵,只管把来弄后乐。见得这道理后,自然乐。”是为理学家的悟“道”之“乐”。

  明代王阳明也讲究“乐”,他在贵州龙场有“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龙场悟道”之“乐”。他对孔颜之“乐”也多有阐发,《传习录》记载王阳明与陆澄的书信问答。陆澄问:“昔周茂叔每令伯淳寻仲尼、颜子乐处。敢问是乐也,与七情之乐,同乎?否乎?”王阳明答曰:“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传习录》又记载弟子问:“乐是心之本体,不知遇大故于哀哭时,此乐还在否?”阳明答曰:“须是大哭一番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本体未尝有动。”“此心安处即是乐”讲的是“心性之体”的“自乐”。王阳明在《与黄勉之书》中重申“乐是心之本体”:“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原无间隔。??良知即是乐之本体。”在阳明看来,经过事上磨炼、知行合一、诚意、谨独等实践之后而体悟自得之“乐”,方是“良知”之“体”,也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境界描述。

  阳明弟子、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围绕“乐是心之本体”,编有脍炙人口的《乐学歌》:“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於乎!天下之乐,何知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应该指出,王艮所言之“乐”不仅是儒家学者自我修身养性悟道而得的“吾性本体之乐”,也有百姓大众日常生活之“乐”。王廷相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对“民富”“民乐”予以关注:“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此外,孙中山对“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之间的关联也有论述:“在物质文明方面所以使人类安适繁华,而文字之用,则以助人类心性文明之发达。实际则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亦相待,而后能进步。中国近代物质文明不进步,因之心性文明之进步亦为之稽迟。”孙中山坚信,物质文明程度越高,科学技术越进步,人类的“道德文明”的水平也越高。

  总之,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极为重视物质生活的富足和精神生活的富裕。易言之,“富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与不懈追求。

  二、“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崇高价值追求

  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辩证关系就是“物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思想上层建筑”、“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间的辩证统一。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意识、精神),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物质、自然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入地改造主观世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上的体验,也包括精神世界的丰盈。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在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时,就明确提出了“精神富有”的基本要求,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或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精神富有”一词。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实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未来的社会物质财富将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将极大提高,进而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恩格斯还认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意义在于“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之上;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的应有之义此时终于获得了承认”。恩格斯还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一个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生活场景有这样的描述:“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是可能实现的,在这个制度之下,当代的阶级差别将消失;而且在这个制度之下??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的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这里所说的,就是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绝佳注脚。

  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社会财富与自由个性的结合:“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进而言之,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终极价值,恩格斯晚年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打算从马克思的著作中给您寻找一行您所要求的题词。??但是,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面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总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想社会,它所追求的基本价值,就是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现象,挣脱自然界和社会的种种束缚和压迫,人人劳动,共同享受不断涌流的物质财富,互助友爱,最终每个人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实践。

  (一)毛泽东:“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

  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与人民利益关系最为直接,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事情。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就是在人民当家作主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业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它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又指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在精神生活层面,毛泽东提倡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比如: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毛泽东就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基于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想,毛泽东从革命的功利主义出发,主张要兼顾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提倡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一切行动言论的社会主义精神”。

  (二)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

  1981年 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作了10个方面的概括和总结,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1982年 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等方面也作出了新规定。1982年 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其中在提出经济建设目标的同时,也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1983年 4月,邓小平会见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央代表团时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建设逐步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事业中的有机组成部分。1986年 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这就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指导方针。

  总之,在邓小平看来,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上,而且也体现在精神文明上,由此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2014年 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三)江泽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文明建设,决定了人民的精神状态和国家建设的形象面貌。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92年 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还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必须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江泽民同志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1994年 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制定总体规划、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措施。1995年9 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无疑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把物质文明建设好。同时,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地位。1996年 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1996年 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总之,江泽民同志发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突出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2001年7 月,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也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理论成果。

  (四)胡锦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顺应形势变化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向前迈进。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2006年 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2007年 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011年 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开启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征程。他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进而言之,实现中国梦,是两个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强调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两个文明的关系。他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要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一个崭新论述。2013年 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5年 4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2014年 2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专门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确定为学习主题。2016年 7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2019年 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2021年 3月,“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③这就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道路和发展方向。

  (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统筹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既要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又要人人知礼节、明荣辱。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仅包括人民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也包括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2021年 8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指出:“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谋发展,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今天的中国,人民过上了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好日子,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中国人民不仅在物质上富了起来,也在精神上强了起来,意气风发地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人民天下一家的情怀更加彰显,希望世界更加和平,各国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2021年 8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并强调:“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澄清各种模糊认识,防止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总之,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共同富裕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五、“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1年 3月,“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021年 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浙江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要求浙江“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江南特色的文化强省,实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团结互助友爱蔚然成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成为人民精神生活丰富、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美好家园。

  精神文明的提升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是文明全面提升的社会形态。2021年 6月出台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也旨在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富足,使得浙江的“人文之美更加彰显,努力成为精神普遍富足的省域范例”。如何打造精神文明高地呢?对此,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这样作答:“浙江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深入实施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以文化创新推动思想进步、文明提升推动社会进步。”

  共同富裕不仅要物质富裕,更要精神富有。2021年 8月,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省委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共同富裕既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2021年 11月,省委书记袁家军在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报告中也指出,要“以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为抓手推动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2021年 12月,省委书记袁家军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浙江“要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上探索突破”。藉此,我们完全可以判定:“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是浙江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浙江省社科院张宏敏,原载于《观察与思考》2022年第5期。

编辑:陈阳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